映像·非遗丨安徽广德:老手艺“扫”出新天地
1.4万次播放人民网/00:56
人民网广德4月21日电(记者汪瑞华、张俊)双脚蹬地,身体后仰,一手握紧扫帚把,一手拉着麻绳线,每缠一道,曾伟都会用尽全力拽上三五下,循环反复,直到整个扫帚捆绑结实,编织工序才算完成。
整个流程看下来,动作娴熟,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原本并不起眼的芒草,变成了一把精致的扫帚。
今年45岁的曾伟,家中世代以传承扫帚编制技艺为生,到他手中已经是第四代,经过他巧手编出的扫帚,不仅有了继承,还有了创新。
子承父业,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后,曾伟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利用自家祖传的扫帚扎制技艺创办了安徽省曾氏保洁品有限公司,并在传统竹枝、茅草、棕丝扫帚的基础上,开发出高粱草、芦苇草、芒草等扫帚新品种。
别看扫帚不大,在当地却有着百余年的扎制历史,并于2020年被纳入广德市级非遗。坐落在广德祠山街道的曾氏保洁品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扫帚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包含八大系列近百个品种,每年消耗各类原材料多达200吨。
如何将独特的非遗资源转化为群众增收的新门路?
这些年,曾伟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探索出一条“非遗产业+乡村振兴”的道路,让不少乡亲们捧起了非遗饭碗,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
“熟练工